学术不端行为的“诊治”

评论: 0 浏览: 447 最新更新时间: 9年前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科技部也会同有关部门做出了《关于改进科技评价工作的决定》,并相继出台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科技部科技计划课题预算评估评审规范》《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科技部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有力地净化了科研环境,促进了学风建设。可是,一些学术不端行为依然存在,并频频曝光,这确实值得深思和探讨。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症状”

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本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然而,人们发现,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怪病”———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2007年1月发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将其明确界定为: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并且对学术不端行为做了具体的概括:

①故意做出错误的陈述,捏造数据或结果,破坏原始数据的完整性,篡改实验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求职和提职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提供虚假获奖证书、论文发表证明、文献引用证明等。

②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故意省略参考他人出版物,抄袭他人作品,篡改他人作品的内容;未经授权,利用被自己审阅的手稿或资助申请中的信息,将他人未公开的作品或研究计划发表或透露给他人或为己所用;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僭越或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

③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

④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包括故意毁坏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以及其他与科研有关的财物;故意拖延对他人项目或成果的审查、评价时间,或提出无法证明的论断;对竞争项目或结果的审查设置障碍。

⑤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包括参与他人的学术造假,与他人合谋隐藏其不端行为,监察失职,以及对投诉人打击报复。

⑥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在各类项目评审、机构评估、出版物或研究报告审阅、奖项评定时,出于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而作出违背客观、准确、公正的评价;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⑦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

这些学术不端行为的“症状”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也是有所表现的,如原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辉在个人网页中所提供的个人履历、学术成果材料存在严重不实,把同姓、名字拼音缩写相同的人的论文作为自己的,涉嫌学术造假;四川大学生物医学教授丘小庆,2005年被指控其2003年11月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假造的研究成果;上海交大陈进以一块磨光的别人研造的芯片骗取国家上亿元经费的“汉芯造假案”;同济大学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将他人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子课题列入其承担的科研项目栏目……当然,这些不端行为是世界各国科学界和学术界共同面临的问题。韩国政府宣布取消黄禹锡“最高科学家”称号,最终调查结果证实黄禹锡及其研究小组有关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科研成果纯属造假。相继,日本的多比良和诚论文涉嫌造假,挪威的苏伯凭空编造虚假数据在英国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论文等等。

【论文查重】

以上这些屡屡曝光的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只是科学界和学术界造假的冰山一角,但这些道德冲突、行为失范严重威胁到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已对科学界和学术界的信誉造成严重损害,破坏了学术生态。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

对于愈演愈烈的学术不端行为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它的社会危害性非常之大,不仅直接危害科学界和学术界本身,而且间接危害整个社会。其一,浪费学术资源。科技活动和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科技资源的竞争空前加剧,由于个别人对学术荣誉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利益的违规追求,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出现了个别背离科研道德甚至学术腐败的现象。为了争夺国家有限的学术资源,某些人受利益驱动和诱惑,便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科研经费。有的学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优先为自己安排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有些早已有定论的科研问题,却还在立项研究、发表论文、申报成果。还有的就是重复自己的,对一个研究项目改头换面,向不同的部门申请立项。由于低水平重复,缺乏原创性研究,造成我国科【万方】技资源的大量浪费,致使科学研究的产出率低,科技竞争力逐年下降。浪费了国家社会投入学界的大量社会资源,其结果必然是严重破坏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原创力,妨碍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步伐。

其二,缺失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理性和精神追求,是探索性、创造性的智力劳动,科学精神是一种为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不懈奋斗的精神。学术不端行为却破坏了这一切。一些人把学术当成了纯粹用于满足私欲的工具,为了攫取一己之利,恣意违反学术规范,严重亵渎学术精神。而在功利心的驱使下,一些学者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不是把心思放在对研究课题做出充分的论证上,把时间、精力花在搜集资料、了解学术前沿及学术动态、深入研究上面,而是粗制滥造,一味追求数量,科学研究的科学精神荡然无存,扼杀了学术赖以发展进步的创新机制,从而严重地破坏和阻碍了学术的发展。

其三,败坏社会风气。学术不端行为的毒菌,具有渗透性和扩散性。学术不端行为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对科学界和学术界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由此将危害不同程度地辐射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并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学术不端行为对社会的影响、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颠覆了科研界和学术界在人们心中的声誉和形象,动摇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破坏了公平竞争规则,扼杀学术公信力、创新力,最终会使社会对科学研究丧失信任,毒化了整个社会风气,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p#分页标题#e#

三、学术不端行为的“病因”

在反思这些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学术不端行为之时,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要造假,又何以能够屡屡得手?要弄清这些问题,还需要从诱发这种“疾病”的“病因”下手。

这之中,固然有科研人员道德缺失、缺乏诚信的因素,可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科研学术环境对其的影响和作用。“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随着科技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公众对科技的关注和期望也随之增加。科技与现代社会存在复杂而多样的联系和互动,形成了科研活动的内外环【维普】境,而这也就或加速、或助推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当今社会存在着浮躁心理、急于求成等现象,科研活动也难免会受到影响。某些科研人员有着强烈的“急功近利”心思,为了追名逐利而“四处奔波”,想尽各种办法争取项目,项目拿到后,发表论文,应付检查,结题,又去争取新的项目,而且有的项目已成为“摇钱树”。这不仅污染了科研和学术环境,而且造成了资源浪费。“赢得荣誉和博取同行尊敬的欲望,对于几乎所有的科学家来说,都是一个强大的动力。自从科学最早的岁月开始,对名望的追求就一直伴随着为使自己的学说占上风而不惜对真理稍加‘改进’以至凭空编造数据的念头。”“黄禹锡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在黄禹锡宣布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克隆出人类干细胞后不久,韩国政府就决定授予他“最高科学家”称号,这是韩国首次设立这样的奖项,并向其研究小组提供数百亿韩元资金用于研究等等。与此同时,韩国媒体也大肆吹捧黄禹锡,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了新闻,黄禹锡很快被塑造成了领导韩国科技未来的“民族英雄”。在这种环境中,民众的强烈期许、政府的大力支持、媒体的热烈呼唤,崇高的荣誉和耀眼的光环使黄禹锡分散了科研精力,不能“板凳坐得十年冷”,无法冷静求索。于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环境下,他为了早出、快出成果而不惜造假。韩国的环境如此,而我们中国的环境与其颇有相似之处,同样也不可避免生出了各种各样学术“疾病”。

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不乏有其外部环境因素,而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职称评定机制、人才选用机制规范的缺失和不完善,也对学术不端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行评议和专家评审是现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评审的通行做法,不可否认这种做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上还有所缺失。学术界往往“隔行如隔山”,编辑们又未必有识破所有高见真伪的本事,这样同行评议和专家评审不可避免地带有随机性。比如在课题选择过程中还存在“名人效应”,在课题组的申请表格中,课题组主要成员通常需要知名的研究员、教授,课题组成员中的这种“名人”有助于课题的申请成功。评审活动中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等现象严重,所以,有的人在项目、成果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尤其是对名流们的申请,很容易逃避理应适用于科学家的检查。另外,【论文检测】一定范围内公平竞争的机制不完善,公示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项目申报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仍然存在,项目审批过程中的暗箱操作是难以避免的。加之,把课题数、课题级别和经费数等指标作为科研和学术活动的评价方法,能否争得项目不是取决于科研和学术水平,而是社会活动能力,因此,有些人已由科研和学术人员变成了“社会活动家”,就不足为奇了。

四、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

当前,在社会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如何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维护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杜绝腐败的侵蚀和危害,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培育健康的学术风气,考验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操守和诚信,需要我们思考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科研和学术人员要自律,要诚信,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求真务实是科学的精神,也是科研和学术人员自我约束和相互评价的原则,更是其取得社会肯定的标准。任何弄虚作假、欺骗伪造都毫无科学性可言。所以说科研人员不仅是真知的探求者,而且也常常是道义的引领者。科研人员不能只关心自己专业领域里的课题,而忽视为科技事业发展营造一个正常的社会氛围,维护和宣传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念,本来就是科研中应有之事,是科研人员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故此,科研人员就应在忠于真理、探求真知的同时,也要自觉遵守学术规范,修身正己,自我约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既要诚实地开展科研工作并承担责任,做到自律,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又要随时教育、培养公众诚实地进行社会活动,肩负着营造促进诚信的科研环境的使命。同时,既要反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又要反对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还要反对抄袭剽窃,杜绝权学、钱学交易等腐败行为。

其次,为保证科研学术活动的良好环境,还需要创造一个公平环境。建立和完善同行评议和专家评审制度,针对课题责任人、课题依托单位、中介和咨询机构等在课题执行过程中表现出的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执行合同的信誉、科研道德等进行评估,建立健全评价机构和评价专家的违规和失误记录档案,成立科学技术评价监督委员会,维护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建立课题库和科技人员个人的信用机制,使之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竞争和监督机制。另外,建立公平客观的科技评价体系,突出质量为主,力戒学术浮躁浮夸。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避免单纯的论文数量导向,强调论文引用率方面的指标,以及对学科发展的影响,把创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评审的主要依据,更加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取得专利的水平。

最后,还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社会中所形成的重视科技、尊重人才、渴求知识、崇尚真理等良好的道德风尚,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目前,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未充分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文化的落后面貌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较低,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差距。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而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1990年已达6.9%,欧共体国家1989年时达到4.4%。可见,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激烈化,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我国的科技文化建设任重道远。促进公众理解科技与开展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或缺。为此,需要宣传教育,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和学术团体的作用,形成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同时进行科普工作,科普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也包括社会科学;不仅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也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普及。尤其要面向广大公众,要使公众理解、接受,更要使公众积极参与,要让公众真正发挥监督作用。#p#分页标题#e#

 
QQ在线咨询
投稿电话
010-67605557
投稿邮箱
xfdk@188.com